詳細介紹
體視顯微鏡技術在鋁合金腐蝕研究中的應用
目前,對鋁合金表面腐蝕行為的研究,宏觀和微觀脫離,不能精確地顯示腐蝕結果。嘗試利用體視顯微鏡技術對LY12CZ鋁合金的腐蝕進行實時觀測并重現腐蝕過程,對體視顯微鏡技術在腐蝕試驗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。結果表明:在EXCO溶液中LY12CZ鋁合金的腐蝕是從表面膜的破壞開始的,并且腐蝕坑總是沿著軋制方向(晶界方向)發(fā)展,即使有垂直于軋制方向的人為劃痕也是如此;在特定條件下,不穩(wěn)定的膠狀Al(OH)3膜也能阻礙局部腐蝕的發(fā)展,初期先發(fā)生腐蝕的部位,往往并不是腐蝕zui嚴重的部位。體視顯微鏡技術能夠實現實時觀測和表面腐蝕過程的重現,如果能克服其放大倍數等方面的限制,則有可能對腐蝕研究實現宏觀與微觀的結合,可以準確地展示腐蝕狀況。
操作方法:
利用徠卡M205C體視顯微鏡觀測試樣表面的腐蝕情況,放大倍數為160倍。利用徠卡顯微鏡附帶的system每10 min自動拍照1次,從而將整個腐蝕過程較完整地進行記錄。將所有照片連續(xù)播放,可以動態(tài)觀察腐蝕過程。測試方法示意見圖1
試樣放入溶液中,其表面就立即產生大量的氣泡(見圖2)。
在開始階段,氣泡在試樣表面的各個位置都存在,但體積較小,并很快離開試樣表面進入溶液中,直至到達溶液表面而破裂。在這一階段,氣泡是不穩(wěn)定的,吸附氣泡的位置也觀察不到腐蝕坑。
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,氣泡只在某些部位產生并長大。此時,氣泡數量大大減少,但維持的時間在延長,而且不斷長大,相對穩(wěn)定。每個較大氣泡內部,都有1個腐蝕坑(見圖3)。
試驗結束后將試樣從溶液中取出,經大量蒸餾水沖洗、吹干后,放入干燥皿中,6 h后再次用顯微鏡觀察,蝕孔中依然有氣泡產生,表明反應仍在繼續(xù)(見圖4)。
以上現象表明,腐蝕介質一旦進入蝕孔內就很難排出,并將持續(xù)起作用。從工程應用的角度來看,盡可能地防止腐蝕的發(fā)生比控制腐蝕的發(fā)展更合理、有效。
冒泡
從試驗的效果來看,體視顯微鏡技術的zui大優(yōu)點在于:在不影響實時觀測的情況下,可以反復重現表面腐蝕的全過程,有利于對腐蝕過程深入了解;體視顯微鏡技術的缺點:(1)放大倍數有限,無法在微米尺度上對晶粒、晶界和第二相的腐蝕行為進行直觀觀測;(2)*于表面觀察,雖然可以通過調整焦距等手段測量腐蝕深度,但試驗進行過程中還無法做到,而且精度有限。由此可知,體視顯微鏡技術作為一種實用、方便、低成本的試驗手段,在克服了放大倍數方面的限制之后,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宏觀、微觀相結合這一目標。